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杭州、南京和济南后,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为迅速推进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日军决心攻占徐州证券配资平台,打通津浦线,使南北日军连成一体,进而攫取中原,攻占武汉。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临危受命,指挥保卫徐州、抵抗日寇。
“山东丢失是我的责任,那南京丢失又是谁的责任?”
1937年11月,日军攻占德州,炮击济南。蒋介石曾允诺增调大炮支援黄河南岸守军,但没实行,还反将已在黄河南岸的大炮调走,这使得时任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甚为恼火。
影片中,韩复榘在与日军谈判后说:“把老子的队伍打光了,咱们还不如一群要饭花子!”遂于12月27日擅自放弃了津浦路北线重镇济南,致使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
而在现实中,李宗仁随后电令韩复榘守泰安天险,韩复榘竟回电称:“南京不守,何守泰安?”随后一路弃地。北线日军主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趁虚南下长驱直入,泰安、兖州、济宁、大汶口相继陷落。韩复榘的无耻回电随后在影片中以一种更戏剧性的形式表现出来。
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以召集北方抗日将领会议的名义将韩复榘诱捕。影片中,蒋介石质问韩复榘:“一枪不发,放弃济南、泰安,这个责任应该谁负?”韩复榘反问:“山东丢失是我的责任,那南京丢失又是谁的责任?”
1月24日,蒋介石以“违抗命令,擅自撤退”等罪将韩复榘枪决。韩复榘成为抗日战争期间第一个被国民政府军法处决的高级将领。
随后,蒋介石在武汉部署徐州会战,集结重兵于津浦铁路南北两端,以迟滞日军溯江西进武汉。同时任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安徽省主席李宗仁驻守徐州,具体指挥这次会战。
“杂牌军”据城死守,张自忠二保临沂
1月10日,日本海军攻占青岛。1月12日,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沿胶济线进军,从潍县转南,进迫鲁南军事重镇临沂,企图与津浦路上的矶谷师团呼应,一举围歼徐州之中国守军。
2月上旬,临沂告急。李宗仁急调原守海州的庞炳勋军团前往临沂。庞军团原属国民政府蓄意遣散的“杂牌部队”,只有5个步兵团,实力尚不够1个军。为鼓励非嫡系部队英勇作战,李宗仁召见庞炳勋,坦诚相谈,庞深受感动,表示一定同敌人拼到底。
2月下旬,中日两军在临沂县城发生攻防激烈的战斗。日军以1个师的优势兵力,并附属山炮一团、骑兵一旅,向庞部猛扑。庞炳勋据城死守,日军经数日夜的反复冲杀,伤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
当时随军在徐州一带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将领不下数十人,大家都想不到最优秀的一支“皇军”,竟受挫于“杂牌部队”。一时中外哄传,彩声四起。坂垣征四郎因有失颜面,督战甚急。庞部渐感不支,连电告急。
影片中,中国军队冒着炮火强渡沂河、猛攻日军的镜头就来自临沂保卫战。
李宗仁急调张自忠统率之第五十九军,驰援临沂。张自忠率部以急行军出发,3月14日凌晨强渡沂河,突然对日军发动攻击。双方随即在沂河两岸展开了惨烈的混战,战线犬牙交错,形成了逐村逐屋争夺的拉锯战。激战至18日,板垣师团向莒县突围窜逃。
3月20日,五十九军被调往费县方面作战。坂垣师团增援到达后,于23日再攻临沂。庞部损失甚重,五十九军再次受命驰援。24日,五十九军在临沂西北向日军发起进攻。激战至29日,日军被迫撤退,五十九军又取得第二次保卫临沂的胜利。
五十九军二保临沂,将坂垣、矶谷两师团在台儿庄的会师计划彻底粉碎,致使矶谷师团孤军深入台儿庄,形成围歼的契机。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
由于韩复榘不战而退,津浦线北段从济南到徐州,没有一支中国军队驻防,大批部队尚在陇海线行进途中。3月12日,矶谷师团开到邹县,形势万分危急。李宗仁为阻敌南进,急调刚被第二战区赶至第五战区的第二十二集团军之第四十一军,抢占津浦线北段空白点滕县,要求坚守三天。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率部进驻滕县,任第四十一军前方总指挥。
王铭章所在之川军,装备落后、素质低下,历来为国民政府中央军瞧不起。此次请缨出川参加抗战,竟不为第一、第二战区接收,方调入第五战区,川军将士无不心中窝火。影片中,李宗仁与第一二二师官兵会面时,王铭章十分感激李宗仁接纳川军并补充武器装备。李宗仁勉励:“我不要你们感恩戴德,只希望你们防守滕县,能杀敌报国,为咱们中国军人添光彩,为你们四川军人争光。”王铭章答:“一二二师愿与滕县共存亡。”
而在现实中,接受守滕县的任务后,王铭章激励将士们说:“以川军薄弱的兵力和窳(yǔ)劣的武器,担当津浦线上保卫徐州第一线的任务,力量不够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身为军人,牺牲原为天职,现在只有牺牲一切以完成任务。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则无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20年内战之罪愆!”
3月14日拂晓,矶谷师团濑谷支队7000余人,配备大炮20余门,坦克20余辆,在30多架飞机掩护下向滕县外围第四十五军阵地展开全线进攻。战况惨烈,第一日,一二七师周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其它阵地也伤亡很重。
16日黎明,日军猛攻滕县。王铭章冒着枪林弹雨,亲临东关督战。所部前仆后继,一次次打退日军进攻,东关失而复得。
17日晨,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滕县,大炮猛轰、飞机扫射,全城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战至下午2时,南关、东关相继失守。王铭章决心与城共存亡,在城中十字街口指挥士兵与日军巷战。鏖战至5时,日军攻入西城,从南、西南两面向十字街口射击。王铭章前往西关车站组织残部抵抗,行至半途,遭日军密集火力射击。王铭章腹部中弹,疾呼:“抵住,抵住,死守滕县!”这时又一阵密集的枪弹扫来,王铭章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45岁。
滕县县长周同听说王师长殉难,急忙赶来,抚摸遗体大哭。后缓步登上城墙,环顾四周,长叹一声,坠城身亡。受重伤的300名士兵闻讯,互相以手榴弹自炸,全部壮烈牺牲。
此后,守城川军仍然坚持战斗。直到3月18日下午,日军才完全占领滕县。
滕县保卫战自3月14日早晨开始,至18日中午结束,共阻击日军4天半。四十一军自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以下伤亡5000余人,四十五军自一二七师师长陈离以下伤亡近5000人。
1937年9月5日,作为30万川军主力的第二十二集团军在成都集结誓师。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说:“我们出川是为了国家存亡、民族的生死而去战斗。我们下定了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不把日寇赶出国门决不生还。”
全师官兵举起紧握成拳的右手宣誓:“倭寇入侵,民族危亡。军人天职,卫国保疆。全师将士,齐上战场。英勇杀敌,不畏强梁。愿以鲜血,为国争光。”
现场鼓号齐鸣,口号震天。会后,民众夹道欢送,全师官兵踏上征途。
半年后,一二二师官兵在滕县用鲜血实现了自己的誓言,为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布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写出川军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对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给予高度评价:“若无滕县之死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是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造成之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董必武等人联名为王铭章题词致哀: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
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
台儿庄距徐州只有30公里,是徐州北面的重要门户。
3月23日,矶谷师团濑谷支队向台儿庄阵地突进。李宗仁命孙连仲第二集团军3个师扼守台儿庄正面阵地;命汤恩伯第二十军团向峄县、枣庄日军侧背攻击,准备配合孙连仲部围歼敌人。这样,参加防守台儿庄的中国守军共有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还有特种部队等,总兵力20万人。日军进攻台儿庄的矶谷师团和坂垣师团共4万人。
24日,濑谷支队猛攻台儿庄,第二集团军池峰城之第三十一师与敌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守军与敌军进行巷战、肉搏战,哪怕是一条小巷、一间房屋也决不轻易放弃。有的阵地往往是白天为日军占领,守军在夜间持刀夺回,白天日军再占领,夜间守军再夺回。日军不断增加兵力,配以坦克、重炮实施攻击。
台儿庄清真寺,是当时第三十一师、一八六师的指挥所。外墙上几乎每一块砖上都有弹洞,最密集处0.5平方米竟有30多个弹孔。“无半掌之壁不饮弹,无方寸之土不沃血”,便是对战况最真实的写照。
4月3日,中国守军各兵团按命令向台儿庄之日军发起总攻。日军拼力争夺,调集重炮、坦克猛冲,志在将台儿庄全部占领。双方苦战愈酣,第二集团军伤亡十分之七。但李宗仁不仅命令池峰城师死守,而且要求他们组织夜袭,打破日军次日拂晓攻击的计划。
于是,池峰城破釜沉舟,炸毁运河浮桥,切断守军退路,率部以必死决心,逐屋抵抗。战至黄昏,日军停止进攻。午夜,守军先锋敢死队数百人,分组冲入敌阵,奋勇杀敌。日军连日血战,精疲力竭,完全想不到守军还能乘夜出击,仓皇应战,乱作一团。守军乘势夺回日军所占领的四分之三台儿庄街市。
4月6日,眼看台儿庄就要陷落,千钧一发之际,拥有专门击杀日军坦克等重武器的汤恩伯军团终于从侧背杀到,战局就此逆转。
4月7日凌晨1时,中国军队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双方展开了惨烈的巷战和肉搏战,一时间,台儿庄城内枪林弹雨,血流成河。最终日军全线撤退。
生在陕西,死在山东!
影片中,战地服务团的墙上刷着“生在陕西,死在山东”的醒目标语。
在台儿庄战役中,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和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两支部队的班底都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几乎有一半官兵是陕西籍。
五十九军首次驰援临沂时,激战至3月17日,部队伤亡高达6000余人,两个师的连长和排长几乎全部换人,营长也伤亡过半。参谋长徐祖诒建议张自忠撤往郯城休整。但张自忠认为板垣师团也已到极限,因此坚决要求再打一天一夜,向全军官兵书写手令:“我们困难,敌之困难更大,我苦战,敌之苦处数倍于我,望率所部撑眼前这一极小之时间,甚盼!甚盼!”全军将士深受鼓舞,连伤病员和炊事员也参加了战斗,终于在一天后将日军击溃。
在这次战斗中,五十九军以沉重的代价,击毙日军第十一联队长野裕一郎大佐、牟田九次郎中佐及以下数千人。据日军俘虏利陆夫供称:“自作战以来,全师团伤5000余人,亡3000余人……本大队伤亡已尽。”
从3月24日至4月6日,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各部在台儿庄死守不退。第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率八千西北军兄弟据守台儿庄内。3月28日,日军突入台儿庄西北角,情况危急。池峰城组织敢死队与日军格斗。被挑选上的57名壮士,人人端着长枪,手提大刀,披挂手榴弹。入夜,台儿庄西北角杀声震天,日军大量被歼,而生还的守军壮士,仅剩副团长时尚彬和10名战士。
第三十师第八十八旅三营营长陕西人仵德厚,在增援台儿庄时自任敢死队队长,冲进庄后率敢死队用大刀与日军拼杀,为固守台儿庄立下奇功。
3月24日,曾在长城抗战中身负重伤的热血陕西汉子关麟征带领五十二军向矶谷师团发起进攻。他发现日军白天战斗活跃,晚上龟缩不动。于是采用夜战火攻战术,命令部队昼伏夜出,消灭敌人,取得显著战果。
3月31日下午,板垣师团沂州支队四千人突袭五十二军指挥部,此时关麟征身边只有三百人的警卫营。面对双方兵力的悬殊,关麟征命令部队在离指挥部千米以外的地方展开佯攻,一直拖至援军赶到,对日军进行反包围,全歼日军的骑兵部队。
4月5日、6日,关麟征率部向日军侧后发起猛攻。白天枪炮轰击、白刃肉搏;晚上攀屋放火,趁乱追杀,使日军日夜不宁。最终从台儿庄北面包围日军,重创板垣师团国崎支队。
台儿庄大捷后,国内军事评论家称战役中负责防守的孙连仲和负责进攻的关麟征为“孙钢头”和“关铁拳”。
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书写了全民族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不朽篇章,台儿庄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台儿庄战役后,由于日军精锐师团被中国军队击败,日军统帅部判断中国军队主力就在徐州,于是集结华北华中13个师团兵力围攻徐州,意图一举消灭第五战区主力。蒋介石此时陶醉在台儿庄大捷的喜悦中,误以为现在是反击的好机会,于是向徐州集结兵力60余万。幸亏李宗仁对此有清醒的判断,于5月16日在日军主力合围前发动徐州突围战,60万大军在建制完整的情况下冲出日军包围。最终整个徐州会战日军以死伤近四万的代价,获得了一个徐州空城。
第五战区主力突围后,枣庄全境沦为敌后,苏鲁地区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战略转移至抱犊崮山区。为及时掌握敌人动向,选派洪振海和王志胜在敌占区建立情报站。这个情报站后来发展成为微山湖畔铁道线上一支赫赫有名的传奇队伍,有关他们爬飞车、搞机枪、闯火车、炸桥梁的精彩故事,我们将在下一期作品中继续讲述,敬请期待。
策划:魏鹏 辛然
文案:姜晖
设计:陈艳娇
千层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